乐鱼平台-亚洲第一人!中国女科学家斩获国际神经科学大奖
来源:wz180 / 上线时间:2025-07-09 / 阅读量:次
.TRS_Editor P{margin-top:16px;margin-bottom:16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16px;margin-bottom:16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top:16px;margin-bottom:16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H{margin-top:16px;margin-bottom:16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16px;margin-bottom:16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16px;margin-bottom:16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UL{margin-top:16px;margin-bottom:16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LI{margin-top:16px;margin-bottom:16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A{margin-top:16px;margin-bottom:16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 图说:浙江大学医学院求是特聘教授胡海岚 来源:浙江大学官微 北京时间7月15日下午3时,国际脑研究组织-凯默理(IBRO-Kemali)基金会评奖委员会宣布:第12届IBRO-Kemali国际奖的获得者,为中国浙江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中心的胡海岚教授。这是该奖自1998年设立以来,首次颁发给欧洲和北美洲以外的科学家。 在凯默理基金会评奖委员公布的获奖依据中写道:“此奖为表彰胡海岚教授在情绪和情感行为的神经生物学基本机制这一脑科学前沿取得的令人敬佩的成就。这些成就得益于她对系统神经科学中尖端前沿技术的驾驭,而她本人正是这些技术的开拓者之一。她在系统神经科学这一进展快速且竞争激烈的领域成果辉煌,建树卓越,备受瞩目,特予此奖。” 胡海岚是浙江大学医学院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神经科学中心执行主任,毕业于北京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曾在美国冷泉港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担任研究员,于2015年加入浙大。在情绪的神经编码、抑郁症发生的分子机制及社会竞争的神经基础等脑科学前沿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既有理论意义又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系统性原创成果。 在美国时,胡海岚获得了有吸引力的教职,但她毅然选择回中国开创科研事业。她说,我相信和我履历类似,下了同样回国报效决心的年轻人不在少数。之所以如此抉择,一方面是希望把一生科研的黄金阶段留给祖国,另一方面也是受国家日益完善的人才政策的吸引。 去年2月,胡海岚团队在《自然》杂志同期发表了两篇研究长文,通过对氯胺酮快速抗抑郁分子机制的研究,推进了对抑郁症发病机理的认知,并为研发新型速效抗抑郁药物提供了多个新的分子靶点。两篇长文在学术界引起轰动。《自然》中国区科学总监印格致评价说:“能够在同一期杂志上连发两篇长文的研究非常少见。这项研究具有非常广泛的意义,令人印象深刻。” 据了解,颁奖仪式将于2020年7月11日至14日在苏格兰格拉斯哥举办的欧洲神经科学年会(FENS)上举行,由国际脑研究组织主席颁奖。胡海岚教授届时将在年会论坛上发表“从啄序到氯胺酮——探析社会行为和情感的神经机制”的获奖演讲。
Copyright © 2021 广州乐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工信部网站备案:粤ICP备06103879号